数字学刊

创刊号:NO.2

2017年10月15日出刊

项目来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跨文化视野下的汉语、汉字、民俗文化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敦和学术基金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文本、主体性、多元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以当今人文社会科学前沿课题“文本、主体性、多元”为主题,,在2015年和2016年举办该课程班的基础上,于2017年8月28日至9月21日举行,历时26天,注重对国际一流跨文化学师资团队与研究生高层人才队伍的双对话教育,增加中外专家联合考察中国优秀历史文明遗产地的学术活动,面向博、硕研究生教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特色学科民俗学、传统语言文字学,相邻学科比较文学、文艺学、艺术学、东方文学、语言学、对外汉语国际教育、社会学、哲学、历史学和中国科技史学等交叉学科课程建设,开设跨文化学方法论一级平台课程。本年度国际课程班反响热烈,学员报名人数和院校分布超过往年3倍。正式录取学员105人,其中包括教授和副教授19人,学员分布达49个院校、29个专业、7个国家,网络点击量逾2200人次,听课人数达2303人次,跨文化学的被关注度和向心力迅速增长。

本国际课程班由中外17位教授授课,共28讲,84学时。分“跨文化学原理”。“跨文化国学(含传统语言文字学)”、“跨文化民俗学”和“跨文化多语种文学”四个模块进行。授课教授与题目是:法兰西学院院士冉刻(Michel Zink)《中世纪文学与艺术:一种新的自我意识》,法兰西公学首席教授孔博(Antoine Compagnon)《抵抗诠释》,联合国和平大使法宝博士(T.Dammaratana)《早期佛教哲学》两讲,北京大学教授王邦维《譬喻经、譬喻文学与譬喻师:文本怎么创造与传承?》两讲,北京师范大学王宁资深教授《语言文字与文本释读》、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汪德迈(Léon Vandermeers)《所谓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古代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真正的特殊性》和《欧洲历史上两次宗教性革命与中国历史上两次文化革命》,法国阿尔多瓦大学金丝燕教授《早期佛经汉译与中古汉语构成研究》、《中国新诗学中的法国因素》和《文化转场个案研究:常玉、熊秉明的期待视野》,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教授于鲁•瓦尔克(Ülo Valk)《从民俗学的角度研究宗教:概念与流派》和《研究鬼故事的理论与方法》,清华大学李强教授《跨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化与城市研究》、北京师范大学董晓萍教授《民俗叙事与史诗故事群》、《民俗叙事与佛典文学》、《民俗叙事与手工业知识》和《跨文化学与民俗学:框架、方法与特殊训练》,北京大学王一川教授《通向中国艺术心灵传统》、北京师范大学程正民教授《跨文化语境中的20世纪俄罗斯诗学》,北京师范大学李正荣教授《伟大的水道——古罗斯的文化选择》、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易福成教授(Taras Victorovich Ivchenko)《跨文化<孙子兵法>研究》,法国高等实验学院教授劳格文教授(John Lagerwey)《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与动力》,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韩琦研究员《从凡尔赛到紫禁城——康熙时代中国和法国的科学交流》。这些课程集中讨论的话语有:1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特殊性,2物质资本与非物质资本,3文化转场,4自我意识的意识、5抵抗诠释、6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研究空间,7城市化。

比起以往两届课程,本次增加了“跨文化社会”、“跨文化俄罗斯与东欧国家”和“中国自然科学技术史”三个点。中外教授将个人几十年研究的集大成成果介绍给学员,在中西对话中,以讲义的形式,向中国研究生授课,将权威性的理论课程教学与中外一流学者“对话”风格的实际讲座相结合,培养已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研究生的国际对话能力,形成特殊的跨文化学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