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研究"系列讲座(108)丨王宾:跨文化诠释的悖论

讲座现场

 

金丝燕教授主持讲座

2018827日,中山大学王宾教授带来别具一格的授课,题目是《跨文化诠释的悖论。王宾教授从文化间的“不可译性”切入,阐述跨文化诠释的可译/不可译的悖论,指出,跨文化诠释实际上就是翻译,是集认知、政治、伦理、审美于一体的广义的语言权力的运作。法国阿尔多瓦大学文本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丝燕教授主持讲座。

王宾教授以“外面有棵树”和李白《静夜思》的翻译两个生动的例子出发,阐述了跨文化翻译/诠释的可译/不可译的悖论。其中,“外面有棵树”这一表达式的英译,无法体现汉语中数、类并举的思维,无法同时指涉三种不同时态,无法表达汉语中可以体现的时间维度。而李白的《静夜思》题目本身是一个没有标点的句段,汉语中可以呈现的五种可能的关系组合,在英语中必须由五个分立的句段来表达,而沉淀在诗中汉语文化独有的主/客关系、时间意识、“思”的心/脑关系都是不可译的。王宾教授认为,无论是单个词语亦或语句,任何一个表达式,任何一个语用事件,其本身都包含了可译/不可译的双重特性。这种可译/不可译悖论,凸显了内在于一切诠释活动的悖论。

 

王宾教授授课

王宾教授在讲座中反复强调,语义研究不是为某一个语义和内含其中的悖论提供现存的答案,而是要回答语义/悖论何以是可能的。大约从上世纪70年代起,语义成为西方语言学和语言哲学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总的来说有两个关联的问题框架,一是语言系统和系统之外的“情境”;二是由心智(Mind)、实在(Reality)、语言(Language)构成的“语义三角”。王宾教授在接下来的讲座中详细介绍了上述两组问题框架,前者包含语言系统、基于语言系统的阅读和写作成规、诠释背后的“时代精神”、特殊的个人化的情景;后者即指实在归约论、心灵归约论、语言归约论三种讨论。在这一部分最后,王宾教授总结到,其实诠释就是建构,在诠释/建构“他者”的同时,诠释/建构了诠释者“自身”。

王宾教授继而指出,跨文化诠释即在上述两个问题框架内展开,而应对悖论的策略则两级分化:一方面是关注并且竭力放大可译性、诠释的可能性、语义和信息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聚焦从而凸显不可译性、诠释的不可能性、语义和信息的含混性。前者标榜诠释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后者强调诠释与主观性和特殊性之间割不断的关系。王宾教授用分别“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来概括,他认为,“我注六经”是不可能的,但“六经注我”是不可避免的。“我注六经”的两个极端则是“天使化”和“妖魔化”。王宾教授以欧洲启蒙运动对中国的向往、基督教和犹太教之间的历史问题等几个生动的例子进一步说明了这一问题。

金丝燕教授和董晓萍教授对王宾教授的精彩讲座进行总结,并与王宾教授进行了有趣的互动。

 

金丝燕教授与董晓萍教授课间讨论

 

最后,学员们纷纷就讲座内容积极提问,王宾教授一一进行解答。(撰文/刘芳)

 

   

 

   

学生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