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转场:圣本翻译”国际讨论会

 

“文化转场:圣本翻译”国际讨论会

 

[意]路易萨(Luisa Prudentino)    刘曼

 

2021年10月1日至10月2日,文化转场:圣本翻译国际研讨会,分别在阿尔多瓦大学研究中心和卢浮宫朗斯馆举行。会议由由法国阿尔多瓦大学阿尔多瓦孔子学院、法国卢浮宫朗斯馆、南京大学和巴黎诗人协会联合主办。法国阿尔多瓦大学金丝燕教授,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米歇尔·博兹德米尔(Michel Bozdémir)教授,意大利萨兰托大学路易莎·布鲁丹蒂诺(Luisa Prudentino)教授,法国阿尔多瓦大学罗曼(Romain Lefèbvre)副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王邦维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关于〈方广大庄严经·示书品〉的汉译》,他以《方广大庄严经·示书品》为例分析了印度佛传汉译本的特点。在对比梵语写成的佛传Lalitavistara的两种汉译本:西晋时代竺法护Dharmaraksa (3-4世纪) 所译《普曜经》(308年)和唐代来华的印度僧人地婆诃罗 (Divākara, 613-687) 所译《方广大庄严经》(683年),以及一本近似经典汉译本:隋代来华的印度僧人阇那崛多Jinagupta (523-600) 所译《佛本行集经》(587-591) 后发现,《方广大庄严经》最接近现存的梵文本。此译本保留了梵文本中的二十七品,其中第十品《示书品》涉及“字书”和唱字。针对其中所列举六十四字书,以提出问题的方式,综合三本汉译本,探讨了这六十多种字书的真实性,来源可能和宗教想象,并举例阐释了不同时代的译者翻译方式的选择,进一步推断三种汉译本的梵文本来源。

巴黎国际高等佛教研究院院长释法宝(Dhammaratana Tampalawela)围绕觉音最早的作品《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展开,《觉音——伟大的佛学译者与注者》(Buddhaghosa : Un grand traducteur et commentateur du Bouddhisme),其作品显示出极大的统一性和注释撰写的共时性,这部写于公元五世纪的摩揭陀(现斯里兰卡)的作品通常被认为是巴利佛教经典之外的上座部传统中最重要的文本。

德国马尔堡大学释微妙(Bhikkhu Pāsādika)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巴利语与其他语言佛经圣本的翻译》(Untranslatability or Translatability ? TranslatingfromCanorical and Post-canonical Buddhust Textes),他首先借由意大利语traduttore,traditore”来提及“不可译性”的概念,据此说法,译者是冒着成为叛徒的风险,因为翻译就是背叛。文本中某些段落表达了一个宗教系统的浓缩和原始概念,经常面临不可翻译的问题。而作为正念系统发展实质的科学调查的客观性在这些作品中任何情况下都是占上风的。

比利时根特大学巴得胜(Bart Dessein)教授的发言题为《翻译及其时间背景:把Upaśānta的*Abhidharmahṛdayasūtra阿毗昙心论经(T.28.1552)作为案例研究》(Translations and their temporal contexts: Upaśānta’s *Abhidharmahṛdayasūtra阿毘曇心論經 (T.28.1552) as a case study),他列出三个对佛教的哲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阿毘昙文本及其撰写和翻译的时间:阿毘曇心論Abhidharmahṛdaya (T.28.1550),从早期共同时代开始撰写,391年翻译成中文;阿毘曇心論經Abhidharmahṛdayasūtra (T.28 .1551),于 3 世纪后期撰写,于 563 年翻译成中文;雜阿毘曇心論Saṃyuktābhidharmahṛdaya (T.28.1552) 于 4 世纪初撰写,于 434 年翻译成中文。而这三个文本的理解必须辅以阿毘达磨俱舍论Abhidharmakośa,其有565年(T.28.1559)和653年(T.28.1558)两种中文译本。除去优波扇多(Upaśānta)的《阿毘昙心论经》(Abhidharmahṛdayasūtra),其余所有经典文本在中国传统中都享有盛誉和影响。而最早的《阿毘曇心論》(Abhidharmahṛdaya)没有注释文本根本无法理解,这个原因可以解释后来《阿毘曇心論經》(Abhidharmahṛdayasūtra)和《雜阿毘曇心論》(Saṃyuktābhidharmahṛdaya)的出现。而将后两个文本作对比发现,《雜阿毘曇心論》(Saṃyuktābhidharmahṛdaya)比《阿毘曇心論經》(Abhidharmahṛdayasūtra)的注释更广泛,这或许可以解释前者比后者更早地被译成中文的原因。

法国阿尔多瓦大学金丝燕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哲学思辨的翻译——〈小缘经〉研究》(Traduirel’argumentationphilosophique-casd’étude de l’Aggaññasutta),《小缘经》(Aggaññasutta)一直是外国学者研究的对象,也是解释人类起源的佛教框架。没有提到创世神,对话的主题是人类的堕落,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当下的故事,包括 9 个段落,这部分以两位年轻婆罗门和佛陀的对话开始,这两个年轻人即将被任命为和尚。第二部分,过往的故事,共17段,前7段讲的是原本会发光的天体,品尝了地精之后,他们的身体失去了光彩。第三部分,结语,以两位年轻的婆罗门对佛陀的话感到欢喜的方式结束。这部经颠覆了印度创世神话中根深蒂固的文化力量,它是社会世界中阶级/种姓等级制度的宇宙学理由。一旦印度教创世神话被去神话化,两个婆罗门个人冲突的意义结构就消失了。这样,佛陀的冲突转化方法同时解决了三个维度,即个人维度、社会政治维度和宇宙维度。翻译这个哲学思辨仍然存在困难。

法国阿尔多瓦大学罗曼(Romain Lefèbvre)副教授发言题目为《大方广华严经卷第四十一》(Mahā-vaipulya-buddhâvataṃsaka-sūtra Grand et vaste soutra de la guirlande du Bouddha en écriture tangoute), 他首先介绍了佛教著作中最丰富最伟大的主要经典之一《华严经》,之后对西夏(1038 -1227)这一时间段的佛教经典由古汉语到西夏文的翻译情况作了介绍,并分析了这种翻译的原因及其影响,最后强调了《华严经》在翻译成西夏文时音译、意译和半音半义的三种方法,并引用京都大学西田龙雄(NishidaTatsuo,1928-2012)教授于 1975 年发表的一篇关于佛经1-5卷的文章,这一领域所作的所有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是,西夏文本比中文文本清晰得多。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雷米·马修(Rémi Mathieu)教授以《神者圣否?关于〈列子〉和〈山海经〉》(Ce qui est devin est-il sacré ? Questions sur le Lie zi et le Shanhaijing)为题,从阐明“神圣”一词在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解释入手,论述了产生这种差异的文化根源和路径。主要选取了《山海经》和《列子》两部都涉及众多关于神的讨论的文本为例,概括描述了中国古代经典作品中的的特点,前者被认为是古代最重要的神话文本,后者是道家哲学的创始著作之一,而这两部经典著作最初都是经耶稣会士的译介进入欧洲公众视野。

日本关西大学内田庆市教授发言题目为《汉译圣经研究的各种可能性》(Variouspossibilities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Bible),他从语言研究的立场展开论述,介绍了自身研究圣经的经验——从“吴语”开始入手,随后列举了白日昇 (Jean Basset, 1662-1707) 的四种圣经译本手稿抄本,贺清泰(P. Louis de Poirot, 1735-1814) 《古新圣经》的四种版本和拉沙(Johannes Lassar, ?- ? )的《嘉音遵嗎挑菩萨之语》(1807),涉及词语的选择,版本渊源推测,并提出许多代考证的问题。最后从语体角度分析了各种圣经译本所选用的语体。

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米歇尔·博兹德米尔(Michel Bozdémir)教授以《穆斯林世界圣本翻译的几点思考》(Quelques réflexions sur la traduction de ‘livre sacré’ dans le monde musulman)为题作了发言,他首先针对土耳其、伊朗和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古兰经》能否翻译?在穆斯林世界之外,《古兰经》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而在穆斯林国家,神圣语言在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会失去它的超然意义,因此翻译不如解释。在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都经历了语言去神圣化的尝试,做出了将语言和神圣分开的努力,但争议至今尚未平息。而在伊朗,几个世纪以来翻译蓬勃发展,但都是没有真正考虑到意义的转移的逐字翻译,而诗歌在这些作品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传达上帝话语的是文学和诗歌形式。米歇尔·博兹德米尔最后引用了法国印度学家路易·勒努(Louis Renou,1896-1966)的一句话来结束他的发言:神圣的语言被赋予了远远超出口头交流的力量。土耳其案例证实了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意义并不一定涉及文字。

法兰西学院铭文与美文学院院士皮埃尔·佛辽沙(Pierre-Sylvain Filliozat)教授以《吠陀与密教手印的翻译》(Traduire des mantras védiques et tantriques)为题,从吠陀经在印度教传统中的地位,口头而非阅读的传授形式,吠陀文本在欧洲的译介以及其所代表的梵文文学在欧洲的早期接受等维度作了深入的阐述。

佛辽沙教授的夫人、艺术史学家和卡纳达语铭文学家瓦桑德拉·佛辽沙(Vasundhara Filliozat)教授以《话语和写作》(Vacana et kriti)为题,介绍在印度仅存于卡纳达语中的特殊文学体裁vacana,演唱并分析了具体作品的创作背景、主要元素,以及翻译中需要考虑的文化转场因素。

博士研究生发表博士学位论文进展报告是本次国际研讨会一部分,巴黎四大的博士生俞芳华就《道德经》的三十六种法文译本作了初步对比;阿尔多瓦大学博士生路士栋对三个译本中有关菩提的定义作了翻译比较。在场的各位教授对两位博士生的研究提出指导意见。

金丝燕教授总结说,两日来各位学者的发言使我们能够利用该领域现有的参考书目来反思宗教翻译的问题,似乎可以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是,在概念尚未通过印欧词典详细阐述的社会中,神圣一词的使用仍然是个论题。无疑需要更多的交流以找到在诠释学、语言学、翻译学和神学贡献之间的释经点。本次国际会议将有助于将圣本的翻译从纯粹的宗教领域中抽离,完全进入到辩论中,这场辩论标志着宗教人类学被置于不可或缺的跨文化角度。

这次国际会议在法国阿尔多瓦大学阿尔多瓦孔子学院第八届世界孔子日 召开。会议的另外两个议程是:恒父摄影展“无时间性” 和大提琴音乐会“音乐与瞬息艺术”

2021年10月2日晚,值法国一年一度的博物馆不眠夜之际,世界孔子日系列活动——大提琴音乐会“音乐与瞬息艺术”(Abstraction du monde de la forme : musique et art éphémère)在卢浮宫朗斯馆举办。此次音乐会以恒父摄影与巴赫大提琴在视觉和听觉上同时呈现的形式进行。大提琴家玛丽·克劳德·班蒂尼(Marie-Claude Bantigny)沉稳清亮的琴声伴随着摄影作品在舞台全面屏中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缓慢移动,巴黎诗人协会副主席米歇尔·贝纳德(Michel Bénard)这样形容这种抽象永恒的时刻:“音乐触及祈祷,接近沉思,内里的光芒被加持,空间在两种沉静之间变得透明,天使的部分升华了”。金丝燕解释这一国际讨论会、大提琴与大屏幕同步推进的三幕孔子日活动是文化转场的新模式:法国当代艺术有一个词瞬间艺术(l’art éphémère)’,这就是我们三年以来的顺潮流。我们的特点是动态瞬间与西方艺术之最——大提琴的巴赫相遇,瞬间相遇。跨文化是相遇产生非相遇不知”。旅法学者陈力川认为,“这样的新型艺术形式,东西方艺术精致结合,高度抽象,永恒在瞬间。”10月9日,大提琴家玛丽·克劳德·班蒂尼来到位于巴黎拉丁区的法国诗人协会为恒父摄影展闭幕加演,音乐在影像中穿行,影像在音乐中流动。中国摄影家恒父和法国大提琴家玛丽·克劳德·班蒂尼呈现了艺术与生活间的内在对话,其深度和诗性让我们得以探索具有创造性和情感潜力的叙事,之于跨文化则是超越意义的表达,超越表现本身的表现,最终超越了所有地域和语言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