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法宝丨第二节 佛学在法国的接受(16-19世纪)

撰稿人:徐令缘

201793日上午90012:00,联合国和平大使法宝博士(Dr. T. Dhammaratana)在北师大图书馆三层学术报告厅为跨文化学国际研究生课程班的学员带来了第二节精彩讲座《佛学在法国的接受(16-19世纪)》,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汪德迈教授出席了讲座。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与法国阿尔多瓦大学东方学系主任金丝燕教授共同主持讲座。

早期法国对佛教的接受研究涉及两份重要文献。最早的法语佛教文献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驻泰国大使路贝尔的《暹罗王国记》。他长期在暹罗生活,将当地皇族生活、文化、文学、风俗和宗教记录下来,结集成册。另一部重要文献是1697年皮埃尔·贝尔(Pierre Bayle)编撰的《历史批判字典》,其中提到佛陀、业和空性等概念。依据上述文献,法宝博士指出,法国对佛教的了解至少有326年的历史。路易十四对这种东方智慧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希望将其引进法国,并鼓励年轻人学习佛教,将其视为一种科学而不是宗教来进行研究。佛教在法国的传播,得到了皇族的广泛支持。

近现代法国的佛教研究的历史,由一系列机构的设立、期刊的创建和很多位著名学者的研究组成。17世纪末,法国知识分子对亚洲学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成立专门机构教授东方语言。法兰西公学于1894年设立席位教授梵文和中文,其中第一位中文教授是著名汉学家雷慕莎(Abel Remusat)。学者们在学习了东方语言之后,开展定期的研究和讨论,创立《亚洲学报》杂志。路易十三时期红衣主教黎塞留(Cardinal Richelieu)于1635年成立法兰西学院。在法国的各个研究机构中,诞生了一批又一批伟大的佛教研究者。法国研究梵文、巴利文和佛教的先驱,欧恩·比尔诺夫(Eugene Burnouf),他奠定了近现代法国对佛教接受的基础。他的著作《巴利文语法》、《印度佛教史》以及译作《妙法莲华经》,不仅在法国佛教研究史上是里程碑式的成果,也标志着此时法国对佛教哲学已经不再陌生。法国佛教哲学的重要推广者,佛教历史学家西尔凡·列维(Sylvain LEVI),他了解佛教的戒律,推崇佛教艺术,并翻译《大乘庄严经》等著作。日本传教士Catholic Missionaire、法国远东学院第二任院长Alfred Charles Auguste FoucherLious Finot Jean Filliozat 、伯希和(Paul Pelliot)、戴密微(Paul Demieville)、Andre Bareau、斯里兰卡僧侣Walpola RahulaFrancois Chenet这些近现代学者,都在佛教研究与佛经翻译的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佛教哲学在法国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多样性,早期佛教、中国佛教、藏传佛教、日本禅宗佛教等佛教传统在法国文化中共同存在。法国提倡宗教修行和学术研究并行,对设立佛教研究机构和传播佛教没有任何额外限制。法宝博士创立了法国佛教协会,设立修行机构,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佛教对法国和整个欧洲不再陌生,法国人对作为哲学和精神传统的佛教表现出包容与热情。法国政府也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起着积极推动作用,1905年法国政府成立国际佛教中心,由巴黎市政府管理,对公众开放。法国总统定期会见佛教领袖,表现出法国政府尊重佛教并认可佛教在法国的研究与发展。法国文化部也对佛教的传播给予支持,法宝博士于1995年通过法国文化部长认可,在法国文化2台每周播放介绍佛教文化、哲学与历史的节目。佛教的魅力,感染了越来越多的法国公民,使他们加入到佛教这种智慧的学习与思考当中。

中外教授、学生与法宝博士就相关问题展开热烈地讨论与对话。汪德迈教授在评论中谈到,从15-19世纪时,在法国提到亚洲文化时,主要指阿拉伯和穆斯林文化。伏尔泰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他在作品中提到过中国、阿拉伯和穆斯林,但没有提到佛教,汪德迈就这一现象与法宝博士展开讨论。

金丝燕教授在评议中指出,佛教哲学在西方发展与传播是一个文化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属于文化转场研究。跨文化学的态度是科学的态度,不是信仰的态度;科学的态度要求思想力的力度,信仰的态度是随从。董晓萍教授在点评中指出,以佛教哲学的对外传播为例,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对这种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国际化阐述,需要建立三个条件:一是古代优秀文明的历史价值,二是主张和平、和谐的现实意义,三是有容乃大、兼容多元的文化结构。法宝博士来自巴利文佛教经典的故乡斯里兰卡,又旅居法国多年,拥有内外双视角,这正是跨文化学所需要培养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