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研究”丛书新7种获评“2019年中版好书榜”好书

2019年5月16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网站发布了“2019年第三期中版好书榜”,主题出版、人文社科、文学艺术、少儿教育四大类,共25种好书。由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金丝燕教授和董晓萍教授主编的“跨文化研究”丛书,新近出版7种名列其中“人文社科”类好书,以下列举“2019年中版好书榜”主题出版和人文社科类书目如下。

 

主题出版类(4种)

 

1.《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李小林主编,李新玉执行主编,商务印书馆。

IMG_260

 

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使命,而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介绍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则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研究课题。本书在无数中国故事中,仅选取了33个案例,采用讲故事形式,每篇配有“专家点评”,旨在提炼出新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和新启示。

 

 

 

2.《小故事大哲理:24字里的家国智慧》,余心言著,现代教育出版社。

IMG_261

 

本书从与孩子们密切相关的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取材,紧紧围绕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孩子们讲故事,说道理。小故事渗透大智慧、反映大时代,这本接地气的故事书,可以让24字里的家国智慧内化于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中。

 

 

 

 

3.“脱贫攻坚教育培训教材”系列丛书,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组织编写,研究出版社。

IMG_262IMG_263

 

为加强干部培训体系建设,满足各地开展扶贫干部大培训的需要,由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在征求各省(区、市)扶贫办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与研究出版社联合组织开发了《脱贫攻坚干部培训十讲》《脱贫攻坚前沿问题研究》两本脱贫攻坚干部培训基础教材。

 

 

 

 

4.《天地有节:二十四节气的生命智慧》,黄耀红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MG_264

 

本书以文化散文的笔法,书写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文化之美、哲学之美、生活之美,饱含诗意与哲思,亦充满了作者对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的深刻反思,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其最大特点是,跳出了对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性介绍,以个体体验性的文学笔法,别出心裁地激活了历史、文化与思想,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与亲近之感。

 

 

 

 

人文社科类(9种)

 

1.《重写晚明史:内忧与外患》,樊树志著,中华书局。

IMG_265

 

本书是樊树志先生以全球史的视野细讲晚明史的新作——“重写晚明史系列之一。内忧与外患,是晚明王朝面临的一个生死难题。在这个两难之境间,朝廷的急于求治却遇到了大臣的相互倾轧。边关沦陷,中原土崩,大明王朝在朝臣不断的党争和倾轧中气数殆尽。作者站在全球史的角度聚焦晚明王朝,史识、史见与历史新知交融笔下。

 

 

 

 

2.《美国所藏中国铜器集录(订补本)》(全三册),陈梦家编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中华书局。

IMG_266

 

本书即曾被改名内部出版的《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一书的订正与增补本,冠有原被删去的两篇作者自序。原书所收845件铜器的图像及铭文拓片,全部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收藏大幅原照片和拓本,重新进行高清扫描,另补充原仅有器铭拓本而短缺图像的近40件铜器照片。

 

 

 

 

3.“跨文化研究”丛书系列(7种),董晓萍、李国英、王一川、[法]金丝燕等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IMG_267

跨文化研究丛书是教育部十三五规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由承担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教学任务的中外学者撰写。本次出版的“跨文化研究”系列丛书7种包括:董晓萍《跨文化技术民俗学》、董晓萍《跨文化民间叙事学》、李国英《<说文解字>研究四题》、王一川《中国艺术心灵》、[法]金丝燕《文化转场:法国早期汉学视野》、韩琦《康熙皇帝·耶稣会士·科学传播》、[法]罗栖霞《法国国家图书馆:汉学图书的跨文化典藏》。

 

4.《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邓晓芒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MG_268

 

本书是武汉大学哲学系三十余年来的经典课程,由哲学系老前辈萧萐父、陈修斋、杨祖陶等人创立。该课程的学术信念是,按照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把哲学史和哲学看作是一致的(即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本次再版,作者对全书进行了整体修订,并补全了原“第十三讲中未完成部分,使讲稿拥有了更完整的面貌。

 

 

 

 

5.《近代中国的金融风潮》,吴景平等著,东方出版中心。

IMG_269

 

本书从社会变迁与金融领域的互动的视野切入,对近代中国的金融风潮进行整体意义的反思。本书注重实证研究,兼及中国近代史和金融史创新性研究的双重取向,主要着力于对上海金融历史资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对当今社会有一定的历史借镜作用。

 

 

 

 

6.《公正何以难行:阻碍正义的心理之源》,[美]亚当•本福拉多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IMG_270

 

本书以全新视角对人类司法不公正根源作了探析,结合法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三个领域,紧扣司法过程中受害者、嫌疑人、法官、检察官、警察、证人等参与者的心理认知,直探人性中容易产生的偏见和认识误区,开创提出了一种更加理性、更加客观的方式以实现正义与公正。

 

 

 

 

7.《西南联大英文课》(有声珍藏版),陈福田编,中译出版社。

IMG_271

 

本书原名《大学一年级英文教本》,荟集了四十三篇纯英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优秀文章,均出自中外名家之手,如赛珍珠、毛姆、林语堂、胡适、兰姆、梭罗、爱伦·坡等。本次推出的有声珍藏版,特邀美国专业配音演员朗诵课文,语速适中、发音纯正,适合练习听力和跟读。

 

 

 

 

8.《清史九讲》,[日]内藤湖南著,华文出版社。

IMG_272

 

本书是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内藤湖南在京都大学任教期间,于1911年和1915所做两次演讲的内容。1911年,正值清朝风雨飘摇之际,作者从兵力、财政、思想三个方面,对清朝何以走上末路做出了精辟深刻的分析,并对中国此后的命运进行了大胆而理性的预测。

 

 

 

 

9.《喜悦之路》,[法]伊莎贝尔•菲约扎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MG_273

 

每当提及喜悦,人们总是往往将它理解为一种情绪。而《喜悦之路》一书讲述了喜悦的根源、表达方式、胜利表现和与喜悦相关的荷尔蒙,喜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促发喜悦之情。在阅读的过程中,使人能够拓展意识的领域,并增加日常生活中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