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野与社会公益——研究生教育工作会”现场参会师生合影
跨文化学研究生培养与社会公益的关系是一个新课题。一般认为,研究生在校期间以学为主,做社会公益是毕业以后的事,但跨文化学本身就是一种带有社会公益性质的现代学科。当今中国面临世界百年变局,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还有其明显的现实性。它可以助力三种教育:一是学科教育。现代高校教育大多是在跨学科、跨语种、跨民族地区的国际平台中运行的,带有公益奉献性和公益项目规约性,培养青年人才突破自我和超越局部的意识,通过参与项目执行过程反观单一教育的差距,提升对交叉研究的认知。二是课程教育,从跨文化学的视角,改革人文学科课程建设,培养研究生参与、运用、管理、表达和评价课程的能力,在课程教育中成长。三是理论教育。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跨文化个案调研与理论研究训练,发现人文文明共享、共情、共命运、共未来的途径,提升他们对跨文化现象与目标的解释力和响应力,为研究学位论文写作做准备。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师也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转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工作的奉献者。
2023年5月16日,“跨文化视野与社会公益——研究生教育工作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展开,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分院、北师大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此会同时在北师大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基础上进行的,大体有三:一是研究生工作中的大师精神教育。中国文化书院的历史就是一批学术大师振兴学术、献身公益的历史,冯友兰、梁漱溟、季羡林、张岱年、汤一介等前辈,在祖国改革开放之初,以无私忘我的爱国精神,以立足中国的世界眼光,兴建中国文化书院,服务国家社会文化建设,鈡敬文先生、启功先生也都曾加入。二是文化自觉与学术开放教育。北师大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正是这样一所开放型国际学术平台,今年已成立30周年。它由美国汉学家欧达伟(R·David Arkush)提议、北师大批准成立、鈡敬文先生任首任所长。钟先生生前曾聘请季羡林、张岱年、费孝通和海外汉学家18人担任客座教授,通过讲学、出版和人才培养,加强中外交流。三是建立现代社会公益机构与高校重点学科合作共盈机制,建立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这是全球首个跨文化学标志性机构。自2022年起,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与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分院同体异称、拓展运行,促进深耕。
会前播放视频《中国民俗学之父鈡敬文先生与北师大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和《公益是社会的盐》,在北师大研究生教育多年延续的传承氛围中,与会嘉宾和两校师生满怀赓续跨文化公益教育的社会责任感,开展工作总结和学术交流。
出席本次会议的主要嘉宾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部何恩基主任、中国文化书院倪晓红副秘书长、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办公室曹昱源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原党委书记暨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国英教授、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晓林教授、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藏语言文学系主任卓泽加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分院副院长李正荣教授。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师生线上参加会议,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现场参会。董晓萍教授和李正荣教授共同主持会议。
董晓萍教授和李正荣教授主持会议
一、在“教育援青”重大项目中推进学科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与敦和基金会共建跨文化学学科工作已经七年,于三年前集中进入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与青海师大高科院共建“丝路跨文化研究”重大合作项目阶段,加盟西部支教,开展“教育援青”,主要参与青海师大人文学科基础建设,将跨文化学研究生工作延伸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中。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对四十年前中国文化书院工作的延伸。
中国文化书院副秘书长倪晓红致辞说,中国文化书院是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文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自愿结成的全国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其工作持续至今,代表了八十年代精神和思想的延续,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坚守学术尊严与梦想的传承。冯友兰先生提出“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文化走向中国”的倡议仍在落实。本届院长陈越光先生曾在“教育援青”重大项目启动会上说“在中国西部,在青藏高原,人与自然、人与人、多民族共存的历史,加之和首都北京高校牵涉的全球学术资源的互动,正是一种全球视野下的本土行动和本土经验的全球贡献。”北师大和青海师大研究生师生克服疫情期间的重重困难,投入高教领域的公益实践。这些参与与探索,不仅出于善良、同情和热情,而且出自对公共利益的社会责任感、专业精神,严谨谦虚的学习精神,持续地真正解决问题,养成专业的执行力、创造力和持久性,如陈越光先生所强调,它“不因朝东暮西的潮流而迷茫,不受昙花一现的人物所蛊惑,不被喧嚣一时的事件所吓倒,而始终不渝地以对自己、对他人、对祖国、对人类深沉的爱去创造,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坚韧的力量。”
中国文化书院倪晓红副秘书长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部何恩基主任致辞说,敦和基金会对北师大跨文化学科建设的支持非常具有前瞻性。今天我们面临多元文化繁荣与冲突并存的社会,它需要有复杂的文化理解和多元技能处理各种纠纷,促进人类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北师大跨文化研究生教育工作项目与“教育援青”战略部署的结合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培养北京和西部两地研究生。研究生是朝气蓬勃的青年一代,寻找志同道合者是青年人的特质,将“教育援青”项目提升到公益事业的层面上执行,有利于将两地各民族青年人的共同文化理想、学术爱好、青春理念和人生价值观建立在广义的社会公益理念之上,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建设工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对此予以大力支持。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部何恩基主任致辞
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办公室曹昱源主任首先向与会嘉宾和两校师生介绍了项目主持单位的背景。青海师大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全称,是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简称“高科院”)。北师大党委书记程建平教授担任高科院理事会理事长,原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史培军教授为此部署倾力谋划和投入,为青海师范大学办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科研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育等方面,助推青海师范大学的排名,从软科排名580多位跃升至250余位,实现高层次科研平台带动激活校内发展内生动力的目标。“教育援青”项目与“科技援青”项目配合,都是贯彻落实中央建设西部的战略部署的实际措施,其中高科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的合作尤显突出和富有特色。在社会公益精神的鼓舞下,双方共建丝路跨文化研究中心,合作举办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通识课程,共同举办中法汉学家视频交流国际会议、合作出版跨文化学系列教材,支持青海师大文学院、民师院的教育教学、学科建设,这次合作快速推进、蔚为壮观,为对口支援工作的深化发挥了积极作用,突显了跨文化研究院在东西部高校合作中的纽带作用。
青海师大高科院办公室曹昱源主任致辞
三年来,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与青海师大高科院在合作项目期间,同步执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项,参与引进教育部语信司项目1项,青海省人民政府“昆仑英才•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2项。北师大与青海师大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培养青年人才的超越意识,理解立项、组织项目,从项目过程反观专业教育的差距,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时代大潮中,实现传统支边观念向跨文化现代公益观念的转型。
二、创设“跨文化中国学方法论研究”研究生课程发展课程教育
跨文化研究生公益教育对加强北京高校与西部高校共享优势课程教育资源具有明显优势。三年来创设“跨文化中国学方法论研究”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发展课程,中欧高校教授10人,授课51学时,3学分,出版和提供“教育援青”人文学科基础建设用书和“跨文化研究”丛书共20种,投入教学使用,面向青海师大文学院、民族师范学院等文科研究生进行课程教学,打破坚冰,搭建高端教学平台,传道授业、培育桃林,全国直播,反响极大。
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晓林教授认为,当代高校教师应该在跨文化的视野下,引导青年学子聚焦中国关切,将自己的学习及研究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资源,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这其中也包括鼓励青年学子将目光投向辽阔中国疆域中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具体有效的行动,支持边缘区域的文化与教育发展。意大利学者阿尔曼多尼兹在《跨文化宣言》一文中提出,跨文化行动的内涵,就是“大家一起做事”,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继而产生“一种新的共同体宇宙观”。跨文化学作为一门年青的学科,其理论基础、内涵与外延、研究方法等尚待进一步的探讨,但“沟通、理解、包容”应当是这个学科的精神气质,在不同文化的相互认知和借鉴中,建立彼此认同的伦理观念,建立共同的对待世界、以及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的态度,应当是这个学科实现的目标之一。在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与青海师大高科院重大合作项目中,衍生“跨文化中国学方法论”的课程,利用互联网,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沟通,让西部学子无阻隔地亲炙中外学者的教诲,在多学科融会贯通中拓展眼界。学生们也直接感受到了优秀学者的严谨庄重、潜心问学,以及热心社会公益的精神。这是北京和青海两个经济、文化发展具有落差的高校的协作演出,这本身就是一次跨文化社会实践。
青海师大文学院副院长刘晓林教授致辞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藏语言文学系主任卓泽加副教授谈到,跨文化中国学方法论课程开设以来,扎布副校长、吉太加书记都参与课堂教学。我本人也有机会参加“跨文化中国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宣读个人论文《<大唐西域记>在青藏地区的传播》,此文还曾在《跨文化对话》第47辑发表,使在这部历史典籍在汉藏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学术价值。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还向我们民族师范学院藏语言文学系师生捐赠了“教育援青”人文学科基础建设系列丛书、“跨文化研究丛书和鈡敬文先生主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等704册,补充了我们的科研教学资源。这些公益互助行动让我们切实感受到跨文化学的理论包容性和在多民族多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青海师大民族师范学院藏语言文学系主任卓泽加副教授致辞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藏语言文学系藏族硕士研究生娘本说,跨文化中国学方法论是一门非常有趣又能开阔眼界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我了解到全球化背景和多元文化、多媒体背景下中外文化交往交流的情况,以及在跨文化交流时如何拓展视野,如何运用跨文化研究方法论进行思考。
青海师大民族师范学院藏语言文学系硕士生娘本(藏族)发言
青海师大和北师大分别选派研究生担任课程助教。青海师大研究生助教刘文林回忆道,跨文化教学活动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不仅涉及文化、社会、人类学等多个领域,它更是一个深度剖析中国文化的研究之旅,如汪德迈先生所言:“无论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还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有区分的统一体,我们既要看到文化的多样性,也要看到文化的整体性,要看到各种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中外教授都是由个案研究入手,再将其放置于一个广阔的时空背景下加以考察,阐释它所具有的超越时代、国界、民族的共享价值,呼吁构建人类文化共存的思维新模式。
青海师大文学院硕士生助教刘文林发言
北师大研究生助教王硕瑀说,陈越光先生认为“公益是社会的盐”,这让我想起一句俄语谚语:“Без соли не вкусно”,直译过来就是“不放盐就不美味”。在一个社会中,公益事业不只是调剂,更是使得社会相亲相爱的重要组成部分。《雷锋日记》有一句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雷锋精神无时无刻不在鞭策着我。作为跨文化学的研究生,我不仅学到了跨文化学的知识,还学会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们,我与青海师大的两位助教刘文林和陈永胜同学就结下了跨文化的情谊。另一位北师大研究生助教李佳欣补充说,有许多难忘的工作细节:藉一方屏幕,藉聊天框中一句句青海同学的留言,藉一篇篇课后总结的新闻稿件,两地两校被串联的不仅是知识与思想,更是情感与心灵。虽然青海的山川河流依然陌生,但却能在主体的共在中显得熟稔。山不让尘,川不辞盈,公益事业的每一小步都将抵达更远的远方。
北师大跨文化方向硕士生助教王硕瑀、李佳欣发言
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分院副院长李正荣教授指出,研究生公益教育在钟敬文先生生前就很强调,但如果不是中国文化书院倡导跨文化研究,没有敦和基金会的支持,就不会在北师大出现跨文化学的这个研究方向。现在在北师大教务部的招生目录上能够看到跨文化学方向,这是一个重大的事情。“教育援青”公益项目与跨文化学建设“同行”,让教育部西部支教的公益性部署得到深入贯彻,这是一个很好的个案。
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分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李正荣教授
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分院副秘书长、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办公室赖彦斌代表史玲玲、吕红峰和陈辉等同事发言说,为了让青海师大师生能尽快收到教学用书,我们在疫情管控期间见缝插针地邮寄。多个大书箱转道西安、兰州,停停走走,好不容易到了西宁,又因疫情防控停运,曹昱源主任就将书箱拉到自己家里,刘晓林副院长和卓泽加系主任都为此公而忘私,多方支持。现代社会公益需要每个人都有一颗公益的心。
历时三年,两校三届师生共同踏上了“跨文化中国学”教育的快车道。他们一起阅读中国多民族和谐相处的千年智慧,一起投身教学改革的火热浪潮,一起提高运用、管理、表达和评价课程的能力,收获满满。
三、在跨文化调研与学术史学习中贯穿理论教育
跨文化公益教育不会一蹴而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理论教育始终是不二环节。在本会的理论交流部分,博士生导师董晓萍教授简要介绍了《指导博士研究生进行跨文化公益课题研究的文献形态》,博士生导师李正荣教授侧重说明《指导博硕研究生探索跨文化非遗项目的调研要点》。他们将跨文化研究教育与国家或地方非遗保护项目结合,指导研究生选择跨文化历史遗产开展调研,再做理论解释,为撰写学位论文做准备。博士研究生刘良辰、硕士研究生尉然和殷诗童调查了北京市西城区非遗项目第156号“圣心小学”中法历史遗产保护现状,三人都有理论收获。刘良辰认为,跨文化历史遗产拥有跨文化教育的历史氛围,严格的跨文化学术训练锤炼真才实学。尉然谈到,当年西方耶稣会士与中国皇室沟通,留下了重要的中西文化空间,至今还能见证中西交流的历史事件。殷诗童说,圣心小学与辅仁大学有关联,辅仁大学校长陈垣正是北师大校长,很多史料要在跨文化的视野下给予发掘和理解,跨文化原来如此丰富多彩!
北师大跨文化学方向博士生刘良辰(左一)、硕士生尉然(左二)、殷诗童(左三)发言
北师大跨文化方向博士研究生陈顿斐的个案点是北京市西城区非遗项目第106号“成文厚账簿店”,他分析跨文化、经济民俗与社会公益概念的复杂联系,认为这种联系的本质是文化制约而不是经济盈利。北师大文艺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王嫣慧认为,现代社会公益事业正在 “反哺”高等教育,我们在反哺过程中认识到社会运行的薄弱环节。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讲“通”,通就是连通、沟通、共通。跨文化学非常强调重新回到中国文化内部,探寻中国特色,做到跨而后通,保留各自文化异质性而仍能相通。社会公益事业能促进人与人的相通,文化与文化的相通。理论进步焕发学子青春,理论成果鼓舞闪光青春,两校师生在互动中提升,穿越风浪、求是维新、行稳致远。
北师大跨文化方向博士生陈顿斐(左一)、北师大文艺学研究中心博士生王嫣慧(左二)发言
四、总 结
北师大文学院原党委书记暨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分院副院长李国英教授做会议总结。他再次郑重感谢北师大和青海师大的两校领导、教育基金会、敦和基金会、高科院与跨文化研究院重大项目组和中外师资团队。感谢两校研究生的参与,指出,在我们投入跨文化学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起这样的一种精神,就是把我们的所学无偿奉献给社会。我们需要有这样的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独立人格、一种人文情怀。
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分院副院长
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北师大暨青海师大李国英教授做会议总结
青海师大高科院办公室曹昱源主任,听了我们绝大多数的课程,并且把这些课程纳入到了高科院系列讲座中,提高了课程的影响力。青海师大文学院副院长刘晓林教授,在跨文化学科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青海师大民族师范学院吉太加书记、卓泽加系主任带领师生互动,汉藏师生共同努力,授课与听课点评的水平都很高,让研究生教育切实受益,他们的工作对青海师范大学来说是前所未有的突破。当前国际形势急剧变化,中国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跨文化学的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现实意义极为重大。希望我们两校能够在跨文化这个话题下紧密合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我们整个世界多样化融合贡献我们独特的力量。
会议最后向在跨文化社会公益教育实践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师生32人颁发了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