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感言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王吉辰发言

前言:2017910日,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全国高校班)结业。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汪德迈教授、法国阿尔多瓦大学东方学系主任金丝燕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董晓萍院长和李正荣副院长出席,李正荣副院长主持会议。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博士研究生王吉辰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以下为发言稿全文。

 

尊敬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是教师节,首先请允许我向过去十天以来,所有为我们辛勤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表达衷心的感谢,谢谢您们!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们得以享受这样一次知识的盛宴。感谢不远万里而来的汪德迈先生,您对于中国文化特质的精到论述使我如沐春风!感谢金丝燕教授,您那如诗一般的语言和哲思,让我们得以窥见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时分自由翱翔!感谢董晓萍教授,您的关怀与教诲使我们感觉到即使身在跨文化之旅中,亦如同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感谢在座的老师和朋友,让我收获了知识和友情的丰富宝藏!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王吉辰

在过去的一周里,对于我而言,跨文化研究生班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全部,“铁狮子坟”和“新主楼”已经成为惯常的话题,“文化转场”、“文本”、“主体性”已经占据了思想的全部阵地。无论是清晨起床匆匆赶来上课,还是每天夜晚,在迸发着火光的思维撩拨中辗转难眠。我一次又一次感受到此次课程班带给我的知识上和视野上的双重冲击。每到傍晚,听完了一天的讲座,我甚至有一种即将要做出“大成果”、“大学问”的错觉,除非等到第二天上课,在新一轮知识的狂轰乱炸之下,才又从无知的惊恐当中再次清醒过来,接收下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一连十天,循环往复,可能还要继续下去,一直到21号……

诚然,在座的各位都来自不同的知名高校,也各自拥有着完全不同的研究领域。当我们面对这些顶级的大师,我们应该学些什么呢?除了他们的宏大视野,他们的缜密思维,他们的凝练语言,我想,还有一点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从冉刻教授严格恪守的法兰西学院传统研究方法,到汪德迈先生穷五十年之精力凝结而成的思想的露华,到王宁先生继“章黄国学”所展示出来的对于字词的训诂,金丝燕教授“三年磨一经”的语言分析,以及董晓萍教授的研究所体现出的,像钟敬文先生“移山追日”一般扎实的民俗学文本分析能力。我想,如果能从他们的故事当中学到些什么,那一定是不虚此行的。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欢迎大家的批评。最后祝愿已经成为教师、即将成为教师和终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在座诸位师友,教师节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