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日上午9时,第三届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正式开讲。首讲嘉宾为法兰西学院金石美文学院终身秘书长Michel Zink,题目为《中世纪文学与艺术:一种新的自我意识》,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汪德迈教授(Léon Vandermeersch)任评议人,法国阿尔多瓦大学东方学系主任金丝燕教授任课程翻译,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主持会议。联合国和平大使法宝博士(T. Dhammaratana)、法兰西公学院文学首席教授Antoine Compagnon同在主席台就座。
Zink教授对自我意识的概念做了解释,提出了“自我意识的意识”的新命题。他的这种理论思考源自于黑格尔。黑格尔曾将艺术史分为三个时期: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时期。象征艺术时期的内容和形式有随意性,内容仍处于对形式的摸索中;古典艺术时期的内容和形式表现出一致性;浪漫艺术时期是纯内在的,内容与形式分离,理念不再作预设形式的“囚徒”,主体性逐渐显现。黑格尔同时认为,他所处的浪漫艺术时期是从中世纪开始的现代时期,主体在理念与形式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这种主体性意识延续至今,成为当今欧洲文化的重要内涵。黑格尔所提出的,中世纪的文学和艺术产生出自我意识的现代性。同时,这种现代性又与中世纪基督教对个体参与、回归自我、内心审视的推崇密切相关。
Zink教授特别对“隐喻”进行讨论。中世纪人们在凝视艺术作品或倾读作品时,寻找第二语成为一种自觉态度,以此进行自我意识审视,去理解藏于自我之中的隐匿的东西。中世纪所有文学和艺术都是这种隐喻的图解,这种观念与现代性又有关联。
Zink教授分别从艺术和文学领域列举两个例子。一是12世纪末法国勃艮第罗曼式大教堂一个柱头上的图像,称为“神秘的磨坊柱”,显示的是古老罗马教和新基督教法则过渡的生动体现,它表达的是一种隐喻性,所见并非所意。摩西将一袋谷物倒入磨坊,磨坊的中间是一个十字架,基督作为接受者,他在接受了谷物之后制作面饼。谷物所代表的是古老法则,摩西将古老法则交给十字架代表的基督,基督在磨坊中接受了法则,并将之转化为基督教徒的新法则。另外,我们所看到的图像中还带有多层含义,摩西和基督的穿着都有特定含义,如他们衣服上的璇纹就代表着圣灵苦难。这是中世纪艺术中感性视觉和暗含义的双重叠加。
二是中世纪文学中的情诗。《玫瑰传奇》是中世纪一部两万行长篇叙事诗,1270年经续写后得以为众人所知。经过续写后的《玫瑰传奇》在梦境的环节加入了爱神的话语,使得诗人与叙述者之间的关系更为明朗,诗人自我意识得以外露。受《玫瑰传奇》的影响,在之后的《人生朝圣之术》等作品中都开始出现对梦境的重视,关注意识在文学中的再现,隐喻文学在中世纪末更为突出。当然,隐喻并没有穷极中世纪作家的全部,它只是其中之一的代表。
汪德迈先生做简要评论。他认为,目前进行跨文化比较是非常重要的,不单要进行相似性比较,差异性比较同样重要。对Zink教授提出的自我意识问题,汪先生认为中国文化中有着完全不同的“自我”,中国讲究“天人合一”,对自身状况的表达也多是通过表现自然的方式,白居易《长恨歌》中对爱情的描述就是如此。中国与欧洲的中古时代是很不一样的,就时间上而言,中国应该是从后汉开始直到宋朝被称为中古时代,尽管当时中国没有产生“启蒙”,但却有佛教文化的兴起。当然,中国的佛教也有明显的中国化特点。总之,文化应当是丰富多元的,绝不是单一的,这也是今天强调跨文化研究的意义。Zink教授的讲座能帮助大家更多地了解欧洲中世纪文化。
金丝燕教授精要评价了Zink教授的讲演,有两点:一是研究方法,从极细微处入手再到宏观思考;二是语言干净、思路细密滚动,没有套话。这两个特点都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董晓萍教授做了总结,认为Zink教授的首讲精彩地演绎了本届国际课程班的主题“文本、主体性、多元”。她结合近日刚刚完成的中法专家敦煌考察提出,这次讲座具有历史意义,以敦煌学为例,具体有三,一是敦煌文献曾分散到世界各地,现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学者来到中国(包括敦煌)做研究;二是从考古学和佛学等的研究,扩大到文学、哲学、历史、宗教和思想史等研究;三是开展跨学科、跨文本、跨语言的研究,这正是跨文化学理论建设的基础。这种学者的养成,是学问上的自觉意识与学品上的道德知识相结合的产物,Zink教授拥有这种大师风范,他“博学而精一、主体而多元、慈爱而民主、原创而精细、严谨而幽默”值得莘莘学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