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罗 珊
2017年9月1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生国际课程班的课程由法兰西公学院首席教授孔博恩先生讲授,马磊翻译,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和法国阿尔多瓦大学东方学系主任金丝燕教授共同主持讲座。
孔博恩教授的讲座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和法国索邦大学开设文学研究及方法论课程的经历,讲述他在授课和研究过程中如何看待诠释问题,以及他认为优秀的学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特质。第二部分,孔博恩教授引入大数据时代的新文本研究方式,来进一步探讨文本研究中诠释的角色与边界。
孔博恩教授讲座的精彩之处是谈到文学研究中另一个研究范式——证据范式(evidential paradigm)。这一范式要求研究者从文本的细节中找寻蛛丝马迹或发现新的巧合,就像福尔摩斯从犯罪现场看似不重要的细节中找寻破案的线索一样。这里孔博恩教授举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画作的研究,运用这种手法对文本的细节进行解析。孔博恩教授认为,图书馆里的书籍就像灵魂,我们经过他们,唤醒他们,来到我们的生命中。如果你不曾进入博物馆,走在这些被人遗忘的久远灵魂中,点亮他们和你自己,你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学者。孔博恩教授强调了Pascal等学者提倡的致学过程中意外的发现,如果作为一个学者永远只想找到希望找到的东西,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学者,要始终对意外兴奋、保持警惕并应变。
他还介绍了以大数据方式进行文本分析的一个案例。在大数据的研究模式下,电脑取代人脑对文本进行非线性阅读,由此,阅读的过程不再需要假设,阅读不再是寻找的过程,那么阐释是否还有存在的空间呢?
金丝燕教授做了总结,谈到了孔博恩教授讲座的学术背景。在西方文学研究的学术史上,存在两条线索,一条是破文字而追求文字背后上帝之言的诠释,追求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一条是作者和诗人的退位,让位于语言本身,以此抗衡传统的阐释学和结构主义。孔博恩教授今天介绍的大数据时代下的文本研究,事实上契合的是第二条线索,即让位于大数据,但孔博恩教授由此生发而出的是一种拥抱大数据后的警觉,在认可数据的力量和便利之下,不放弃对思考力的珍视,给数据以灵魂。
董晓萍教授主持了问答环节,五位来自各地的青年学者和学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向孔博恩教授提出了宝贵的问题。最后,董晓萍教授对本次讲座做了简要总结。董晓萍教授认为,孔博恩教授谈到了一个新的二元论。结合董晓萍教授主持过的多项数字化工作,她深深了解数字化工作进入传统人文学科后所进行的研究,还远远落后于使用经典方法的人文研究,这个方向今后还需更多人才来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