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汪德迈丨第一节 所谓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古代中国社会生产真正的特殊性

201794日下午2:305:30,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汪德迈教授在北师大图书馆三层学术报告厅授课。

汪德迈教授已经连续三年为北师大跨文化学国际研究生课程班授课,此为今年讲课的第一节,题目为《所谓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古代中国社会生产真正的特殊性》。

汪德迈教授此次授课是介绍他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成果。他倾五十余年之力,研究甲骨文、儒法家思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中国思想史,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包括《法家的形成,古代中国特有的政治哲学形成研究》(19651987)、《王道,之一,文化與家庭結構》(1977)、《王道,之二,政治結構與禮儀》(1980)《王道》(全二集,2009)和《中国思想的两种理性》(20132017)等,曾轰动海外汉学界,在法国乃至欧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在本课中选取了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基本问题进行阐述,即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方式的性质。他的核心观点是,以往西方学者习惯于用西方研究思想看待中国社会,包括以十九世纪晚期进化论观点建构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或者20世纪中期的魏特夫的水利社会中央集权观,或者是韦伯的宗教伦理观。用这些西方思想分析亚洲国家或中国社会都有一定道理,但仅从中国文献看,并没有深入到对象的内部。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有自己的特殊性,先秦时期实行井田制,追求理想化的礼仪分田制度,私有制出现很晚,这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情形大不相同,因此中国不可能存在西方学术所建构的社会进化模式,也没有形成成熟的、完全以物质资本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中国社会是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并行的双重生产方式。中国是长期奉行礼仪制度与儒士主义的国家,非物质资本的社会关系的地位,高于物质资本的社会关系,这种意识形态长期占统治地位,决定了中国社会性质的特殊性。汪德迈先生的思维极为严谨、思想极为深刻,所讨论中国社会性质与思想文化覆盖面相当广泛,但授课的讲述议题又相当集中,引起了听讲学员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举手,争相与汪先生对话和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章黄学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宁教授出席讲座。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李国英教授和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正荣教授到会听讲。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与法国阿尔多瓦大学东方学系主任金丝燕教授共同主持了今天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