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王邦维丨第二节 譬喻经、譬喻文学与譬喻师:文本怎么创造与传承?(二)

201795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由北京大学王邦维教授主讲,题目为《譬喻经、譬喻文学与譬喻师:文本怎么创造与传承?(二)》。北师大跨文化学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主持讲座,法国阿尔多瓦大学东方学系主任金丝燕教授和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正荣教授到场听讲。

王邦维教授本次共讲两节课,93日已讲第一节,今天是第二节。本节接续上节,主要讲五部分:

四、关于部派

五、譬喻师:身份怎么认可?

六、譬喻文学:文本怎么传承?

七、翻译与跨文化

八、譬喻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互动

关于部派。王邦维教授指出,部派的演变和分裂是佛教发展中一直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佛典文献的传承。他由此反观佛典文本的传统、传承与更新问题,认为文本在经历不断改造与更新后,从一条线或一个系统发展为多个系统、多条线,变得日趋复杂。传承下的文本已经不再是原本,不同部派的文本反映了时代、地区的特征,即便同一部派系统也呈现出抄本差异。这种传承结果与中国经典有一定相似之处,只不过限于书写技术条件和口头传统特征,佛典文本传承情况更为复杂。总结起来,佛典文本系统在部派、地区、教法、学理、语言等方面存在差异,且不同方面之间又相互交叉和重叠。在研究过程中,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注意“互文性问题”方法,关注不同佛经文本在内容、结构等方面的差别,关注主体和多元两个层次。同时,还要注意文本流传和创造中的“类推或模仿”或“类推发展”问题。王邦维教授具体以《方广大庄严经》中第十品《示书品》为例,说明如何通过文本互文的办法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使研究变得深入。

关于譬喻师和譬喻文学。针对学术界持续讨论的问题,王邦维教授对譬喻师的由来提出新观点,重新理清譬喻师与经部师的关系,以及譬喻师身份缘何在说一切有部中如何被强调的问题;他还以《贤愚经》为例,从口头、抄写和表演三层次讲述譬喻文本如何传承,并就佛经汉译中的传播和表演问题,同陈寅恪先生的相关研究进行学术史对话。

关于翻译与中印文学的关系。他还强调翻译在跨文化研究中的作用,以及譬喻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互动问题。

王邦维教授的授课相当专业,仍引起了不同专业的学员的强烈兴趣。在提问环节,学员们就佛经文本与中印技术文化交流、佛经原典数据库的现状及利用、民俗学视野下的变文与宝卷等问题纷纷求教,王邦维教授从研究范例、具体方法和可关注问题等一一给予答复。

董晓萍教授从学术史和研究方法的角度做了精彩点评,指出,文本研究是当前学术研究的潮流,佛典文献是文本的一种,对这种文献的使用是一段重要的学术史;本次讲座展示了极为丰富的知识系统、多语言能力和问题框架,学问是快乐的,目标是高远的。学员们对此纷纷表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