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李强丨跨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化与城市研究

撰稿人:杨圆圆

201797日,北京师范大学第三届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第七天的课程在新图书馆学术报告厅进行。本次授课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授主讲,题目《跨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化与城市研究》,课程开始前,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主持讲座并简要介绍了李强教授的研究领域和成果。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汪德迈教授和法国阿尔多瓦大学金丝燕教授出席讲座,汪德迈教授发表评议。

在上午的授课中,李强教授围绕城市化的定义和要素,分析了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异同,并对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和趋势进行了介绍,梳理了四次城市化浪潮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的城镇化的独特性以及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潜力和机遇。在下午的授课中,李强老师讲解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学派和理论,从城乡差异理论,城市生态理论,城市规划理论,城市生活方式理论,城市政治经济、空间结构等理论出发,讲解了保守派与激进派在城市发展理念上的不同,介绍了主要代表人物如齐美尔,涂尔干、霍华德和芒福德的城市发展理论,对各种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案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当代理论对学科发展和城市规划路径进行了梳理。在讲解理论知识之后李强教授用自己在研究中的调研实例讲解了不同地方如北京周边,中部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模式,并对“企业+农户”的生产方式进行论述,指出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农村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李强教授的授课思考深刻而讲解深入浅出,论证了中国城市发展的不可逆性也提出了对未来城市建设思路的探索,受到学员们的热烈欢迎,听课现场气氛热烈,互动环节提问活跃。中南大学的同学针对城镇化发展和乡村的关系向李强教授提问,李强教授指出城市发展不一定必然带来乡村的衰落,相反在城镇化过程中可能把握机遇,能够很好推动乡村生活城市化,推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均等化,从而改善乡村生活条件。针对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关于城市中产阶级的问题,李强老师着重介绍了中国中产阶级的定义和中产阶级的产生途径,提出中产阶级群体的稳定和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确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回答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关于信仰重建的问题,李强教授解释了大家庭观念,传统伦理对信仰重建的重要性,指出调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关系的关键在于个体对于家庭的归属感和信任感。李强教授也解答了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对于不同国家的社会学家有关具体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理论的区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