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王一川丨通向中国艺术心灵传统

撰稿人:罗 

201799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生暑期课程班的课程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王一川教授讲授。王一川教授此次讲座的题目是《通向中国艺术心灵传统》,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和法国阿尔多瓦大学东方学系主任金丝燕教授共同主持讲座。

王一川教授的讲课以“中华艺术心灵”为关键词展开,通过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涌现的一批中国美学家的理论思想梳理,追溯中国艺术心灵传统,并思考其当代应用。讲课分为三部分,首先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切入,谈“中国艺术精神”即“中国艺术心灵”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中的重要地位并论证其立论的合理性。其次,重温中国现代美学家对“中国艺术精神”即“中国艺术心灵”命题的探讨,梳理“中国艺术心灵”传统。最后,探索“中国艺术心灵”的特征,重新反思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当代意义。

在第一部分,王一川教授总结了中华美学精神命题的内涵,他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从艺术表达的动机层面来说,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从艺术表达的方式层面来说,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从艺术鉴赏效果层面来说,讲求神形兼备、意境深远;从艺术活动总原则的角度来说,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他指出,研究中国美学精神命题的宗旨,是要通过新时代的新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公民文化自信。

第二部分中,王一川教授主要回顾了五位美学家对“中国艺术心灵”这一命题的观点和主张,但在介绍具体美学家的思想前,他首先谈到研究中国美学精神和艺术心灵问题的大背景是为丧魂落魄的现代中国人探寻心灵拯救的途径,只有理解这一出发点,才能理解众先生谈论“中国艺术心灵”这一命题的观念底色。王一川教授指出,通常谈到“中国艺术心灵”问题,人们会把源头归结到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这本书上,但王教授认为在这本书出现之前,这一命题已经被宗白华、方东美、唐君毅反复提到过。宗白华在这一命题上的观点是认为晋人心灵代表中国艺术心灵,相关的理论建构在1934年发表的《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有系统的呈现。方东美对该命题的基本观点,王一川教授总结为,生存于宇宙中的人类生命为人类心灵提供其美感所寄寓的镜子与府邸,中国艺术心灵的传统是道德性与艺术性的双性交融,方东美尤其指出,中国人文化心灵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本性上具有艺术精神。唐君毅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主要在于一种融会贯通的艺术观,他认为中国各门类艺术的精神是相通的,是能够让人“游”于其中的。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第一次明确以“中国艺术精神”为核心概念展开学理论证,在他的体系中,庄子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唯一代表,他认为为人生而艺术才是中国艺术的根本。李泽厚在他历年的研究中,虽没有专门以“中国艺术精神”或“中国艺术心灵”为关键词展开论述,但在对中国艺术史相关问题的探寻上,李泽厚有他自己的立场。他认为中国式“纯艺术精神”的典型不是徐复观认为的唯庄子一家,而是“儒道互补”的。王一川教授指出,五位美学家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理解各有侧重,是因其哲学立场和艺术体验重心差别引起的,而这也表明,关于中国艺术心灵这一命题的探讨,本身呈现多元路径和多种可能性。

第三部分中,王一川教授出于探索“中国艺术心灵”的当代意义的视角,探讨了中国艺术心灵的特征问题,这里他总结了五个特征,包括感觉方式上的感物类兴、族群结构上的我他涵濡、宇宙图式上的观有品无、理想境界上的三才分合、鉴赏体制上的兴味蕴藉。感物类兴即指在感物中随类而兴,兴而生辞,因辞成文,故有兴辞。我他涵濡指中国艺术心灵在其族群结构层面上呈现出自我与他者相互融通的气质,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观有品无指的是通过游动观赏客体并品味期深层余味。三才分合指的是天地人三才之间构成的既分且合的关系。兴味蕴藉讲究的是艺术品必有深度,凡优质艺术品总具有可让公众反复品评和回味的品质。

在讲座的最后,王一川教授总结道,当下全球化进程中存在同质化焦虑,也存在多元文化价值观的竞争,互联网时代社群间和个人间的裂痕加深,面对这样的境况,我们需要认清我们已经无法完全回到中国艺术心灵传统中去了,作为介质的语言改变了,作为土壤的社会环境也改变了,仍需我们探索的是如何在现代性体制中涵养中国艺术的心灵传统,以走向未来培养中国高素养文化公民的道路,这对人文素养的提高和文艺作品的创造都具有重要意义。

讲座结束后金丝燕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评议,金教授谈到对这一问题的三个观点。第一,谈论中国传统艺术心灵问题的时候我们发现,在由中国古代的“礼乐”六艺到当代的“艺术”的过渡中,由占卜起源的人与宇宙的对话,变成了人与自己的对话,形而上性被弱化了。音乐礼仪独统局面随着佛经含义而与雕刻、壁画共在。人与宇宙的关系的演变成人与显像世界的关系,而生外在性内在性两极。第二,现代以降,中国艺术美学来源:艺术的拯救意识与德国十九世纪的历史学观:古希腊历史、文艺复兴。第三,金教授认可了讲座中中国文化视角的世界意义。王一川教授在讲座中指出,1842年出现作为民族国家的中国,这个基础来自于中国文化自古以来的涵濡特征。

董晓萍教授最后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她从学术史和学科史的角度切入,认为历史境遇的演变与推进,基于了学者们更丰富的思考资源。王一川教授对学术思想发展历程的清晰呈现、对传统的深刻阐释,昭示这理念的创新和对艺术创作的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