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研究"系列讲座(104)丨李国英:汉字个体字符的构形分析与义符系统的描写

2018825日,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李国英教授为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授课,题目为《汉字个体字符的构形分析与义符系统的描写》。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主持讲座,法国阿尔多瓦大学金丝燕教授与会。

 

  

             李国英教授讲座海报                              李国英教授讲座

 

李国英教授从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现象本身出发,构建解释框架,归纳研究方法,揭示汉字研究的现代意义,及其对于拓展普通语言学的价值,这与跨文化学建设的旨趣相契合。共两节课,一是汉字形义统一的原理及汉字形义互求的方法,二是汉字构形的系统性及义符系统描写的方法。

 

董晓萍教授主持讲座

(左起:李国英、董晓萍、李正荣)

 

第一节,阐述汉字形义统一的原理及汉字形义互求的方法。李国英教授从许慎《说文解字》的构件层级分析入手,开展对许慎的个体字符构形的分析,探求许慎使用的方法及背后的观念支撑。他提炼出简洁的公式:X:Y+G+<L>+<ifB,F>,并据此分析许慎的操作步骤,包括形体选择、义项择采、构形分析、理据说解和形义归部等。李国英教授强调,《说文解字》对汉字学史、普通文字学史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个别字符的字形、意义、构形分析是否正确,而在于上述基本理论框架的确立和基本方法的运用。李国英教授以若干古文字为例,具体生动地阐述了他从事这项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他强调,汉字个体字符的构形是可分析的、汉字的构形是成系统的。许慎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形义互求、据义析形和因形求义。

 

《说文解字》板书

 

第二节,汉字构形的系统性及义符系统的描写方法。李国英教授认为,汉字系统基本相当于形声系统,“形声系统”业已成为“汉字构形系统”的同义语。在汉字系统中,80%以上字是形声字,除此之外的字,要么充当形声字的声符,要么充当形声字的形符,也可以包含在形声系统内。他以《说文》的“示”部字为例,分析形声字义符的示意功能和类化功能。义符示意功能和类化功能的实现,意味着汉字形义关系的强化,也意味着汉字系统性的增强。汉字形声体系形成之后,又可分为义符系统和声符系统。基于《说文》小篆形声字系统,对汉字的义符系统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用详实的数据和具体的例证,展现出系统内部关系的复杂性和规律性。李国英教授指出,对形声字义符系统的描写,是显示汉字构形系统的关键,它的系统性即意味着汉字整体系统的存在。词汇手段和文字手段有制约关系,出现汉语词汇双音化后,在汉字的构形系统中,有很多表义的形符在汉语双音化的过程中,转化成表类的语素,汉字增加义符造形声字的过程逐渐减缓。

 

教授之间的讨论

(右起:李正荣、董晓萍、金丝燕、李国英)

 

李国英教授指出,汉字在世界文字系统中具有独特地位,中国学者应该以跨文化的视域和能力,承担使命,搞好汉字的研究工作,对普通文字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讲座结尾是问答环节,在场学员一致认为,李国英教授的讲座十分具有理论启发性,许多课题可以日后进行延伸研究,大家纷纷发言,畅谈收获,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学生提问

 

    

学生听课

 

李国英教授回答内蒙古师大青年教师的问题

 

(撰文/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