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研究”系列讲座(136)丨塔尔图大学于鲁•瓦尔克教授讲座《信仰研究的话语理论与方法》

“跨文化研究”系列讲座(136)丨塔尔图大学于鲁•瓦尔克教授讲座《信仰研究的话语理论与方法》

 
 

 

于鲁•瓦尔克教授在授课

当代世界进入文化多样性时代,在文化多样性的背后是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历史、价值观和信仰。如何通过文明互鉴,塑造可以共享的优秀人文精神,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这是人文科学面临的新问题。与以往不同的是,人文科学研究的对象不仅是分类、分层、结构和个案,而且需要关注信仰的普遍意义,承担人文阐释的世界责任。在这个意义上说,当代人文科学的信仰的研究已成为阐释与塑造、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在研究对象和方法论上,都发生了较大转变。当此之际,跨文化民俗学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北欧名校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于鲁•瓦尔克(Ülo Valk)教授的讲座《信仰研究的话语理论与方法》,正是在这个前沿方向上提供的研究成果。该讲座展现了当代世界民俗学研究的新趋势,重点探讨民俗学研究与人文科学方法论变迁的关系,研究深入,富有启发性。

 
 

2019年8月10日下午16:30-18:00,讲座在北京师范大学前主楼104室举行。教室内摆放了于鲁•瓦尔克教授的中文版新书《信仰故事学》,增加了气场。《信仰故事学》,于鲁·瓦尔克著,董晓萍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在“跨文化研究”丛书第78种,2019年8月第1版。该著的核心观点是,传统民俗学追寻故事的最初原型和地理历史分布,当代民俗学发生了转型,主要是将“民俗”重新概念化,着重探索民俗在当代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本书在这一方向上,创造性地建立了“信仰故事学”的研究分支。于鲁·瓦尔克指出,信仰故事,是从历史上存续至今的民俗现象,它始终活跃,但也未曾独立;它始终与口头与文献在对话的关系中共存,但还需要从多学科、多角度加以阐释。作者从基础理论、学术史和个案分析三方面,构建研究框架,揭示这类民俗现象怎样经过社会实践、风俗信仰、艺术交流、民众叙事和其他多元表现形式,经过无休止的、不停歇的变异,经过反复地创造与再创造,又经过群体打磨与共享,形成大众文化产品,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成分。在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时代,信仰故事学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民俗怎样既遵循传统体裁模式运行,又参与现实社会文化活动,呈现出新精神文化建设的巨大空间。

于鲁•瓦尔克教授此讲是此书的浓缩版,又因为面向博、硕研究生授课,加强了跨文化的视角,在方法论转型的讨论上也更为细化。他首先讨论概念问题,提出,讨论信仰离不开宗教与民俗两个概念但他更倾向于从文化系统上对这两个概念的差异进行讨论。其中,宗教,通过宗教的教义,从教义中抽象出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经受过正规教育的博学者的编撰和发布,形成带有制度化的文化形态,统一信仰者的思想。宗教不大兼容其他世界观,往往被政治霸权者所利用,成为社会控制的工具。民俗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宗教。民俗是异质化的、地方性的、充满了动态变化的文化形态,但也因为缺乏控制,始终不能被用来支持和传播单一教义。但民俗的动力传承现象从未停止,直至今天仍然在跨文化的范畴内传承某种信念、想象和母题。宗教和民俗两个概念也不能截然分开,在许多民俗传统中就保存了宗教的历史根源,在世界几大宗教中都有这个现象。基督教《圣经》的首卷《创世记》中有“蛇开口说话”的故事,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第18章中有“七个熟睡者”的故事,佛教经典《佛本生故事》中有《兔子本生》的故事,帝释天被兔子的虔诚所感动,把兔子放到月亮里纪念它。动物开口说话是世界大扩布故事,在芬兰AT中它们是有统一编号的类型,但放到跨文化的视野下看,它们的思想传统和文化含义呈现了多样性。宗教与民俗是双向互动的。民俗比较灵活,容易受宗教观念和仪式的影响。但一旦宗教改革,民俗又会把被宗教淘汰的语言、故事和仪式活动保存下来,使之存续。

董晓萍教授主持讲座并承担翻译工作

如何研究?于鲁•瓦尔克教授在这里谈到艺术。过去民俗学盯着文本研究,后转向诗学研究和社会研究,但面向多元文化时要补上艺术。视觉艺术是强大的媒介,如果信徒大多是文盲,那么视觉艺术就是塑造其精神世界的有效工具。如果民俗学承认口语化是诗学形态的重要媒介,那么视觉艺术形象就是民俗叙事和民歌表演的“文创”产品。这里的所谓视觉艺术,是指民俗是有画面的,英雄是由故事讲述人描述的,听众是根据这些描述去想象英雄的仪表、对话和战斗场面的。在视觉艺术中,其体裁建构要素是色彩用语,如金色是欧洲童话的主要用语,黑、白、红是超自然传说的主要用语。

 

于鲁•瓦尔克教授认为,民俗学研究信仰的方法论体现在妖怪学上,主要使用纵横两轴法。在纵轴上,妖怪是神灵的对立面,神的地位高,它们的地位低。而人类也是低于神灵的生物,所以它们比较接近人类。在横轴上,它们与宗教社团、崇拜上帝与众神的人们对立,于是它们又是人类的对手。妖怪的视觉形象有各种各样的含义,人文心理学通过对视觉假象的研究发现某些原罪意识,这种意识体现了一个神学原则,以基督教为例,它否认二重性,不承认善恶共存。在基督教的信条中,撒旦是不能向上帝发难的。撒旦反对上帝,犯了七宗罪中最邪恶的罪过,就是最大的魔鬼。上帝全息全能,任何邪恶都无法向他靠近。在基督教的视觉艺术中,屠龙是与魔鬼不断斗争的标志,战胜恶魔是每个基督徒的责任。佛教中的Māra也是一种妖怪,在佛教哲学和民俗叙事中都有它的视觉形象。它在释迦牟尼通往涅槃的路上层层设障,阻止释迦牟尼转生成佛。总之,视觉艺术形象研究告诉我们,它的表达模式是拟人化。人体是妖怪变幻的基本模板。对宗教而言,妖怪是对立面,这类形象有抽象意义。在民俗中,妖怪依附于人类,尾随着人类,带着危险信号,潜伏在人类的生活中,故人类把妖怪都当作狩猎对象。在许多情况下,有的民族或社会被妖魔化,这时妖魔化是划定社区、危险和局外人的边界

 

在讲座的最后,于鲁•瓦尔克教授总结说,全球化时代,信仰问题广泛传播,但又不能将之与任何具体宗教传统相联系。宗教代表神灵和最高层次的超自然力量,其视觉形象是由宗教传统权威规定的。妖怪的形象是多元的,视觉形象是不稳定的,经常变形的,是企图隐藏它们的邪恶本质的。变异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俗特征。妖怪视觉艺术的存续揭示了一个事实,即妖魔化很难被宗教所控制,而正是在这里,在宗教的边缘,我们发现民俗信仰和视觉艺术的母题不断涌入

师生提问

 
 
 
 

 

于鲁•瓦尔克教授是欧洲民俗学家,也是印度学研究专家,在本次讲座之前,他曾赴敦煌参加了中欧跨文化敦煌文本与艺术研究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就中印佛教文化与艺术交汇史和民俗遗产进行了田野考察。在本次讲座中,他加强了对中印欧多元历史与民俗的思考,这为他的跨文化民俗学添加新活力。于鲁•瓦尔克教授的讲座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师生纷纷举手提问,于鲁•瓦尔克教授一一作答,双方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问题涉及跨文化民俗学研究的性质、信仰研究的学术史、视觉艺术形象的辨识方法、双轴法的要素、数据统计的局限等,现场互动热烈。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主持讲座,并承担翻译工作。应师生要求,于鲁•瓦尔克教授在讲演后向师生赠书留念。

 

 

 

 

 

 

 

 

 

 

 

瓦尔克教授签赠新著

 

 

8月10日仍值暑假,校园安静,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的师生从不同方向赶来参加听讲,拿到了新书,斩获了偏得。由本次讲座开始,北京师范大学2019年第六届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的教学逐渐拉开序幕,更多讲座将于一周后开始。

瓦尔克教授与部分听讲师生合影

(前排右起:马磊副教授、赖彦斌高级工程师、董晓萍教授、于鲁.瓦尔克教授、史玲玲讲师。后排左起:许旺、李岩、徐令缘、司悦、张晓晗、石鸿雁)罗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