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0日下午2:30至5:30,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汪德迈教授在北师大教九201教室授课。此次已是汪德迈教授第六次参加跨文化学国际研究生课程班授课,他又为学员带来了他的全新研究成果,即对于中国文学起源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宁教授到场听讲,并发表了精彩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主持讲座,讲座开始前,主办单位首先为学员们播放了跨文化学慕课第一讲,即汪德迈先生2015年来到北师大进行跨文化中国学讲座时所录制的慕课视频,跨文化研究院使用跨文化教学科研新工具,辅助研究生教学,补充不同专业知识与历史背景知识。
汪德迈教授从中国语言和文学的特点与其他文化之跨文化对话开启此次讲座。汪德迈教授指出,在世界的其他古文明,比如印度、希伯来、希腊、拉丁史诗等文化中,都拥有自己悠久的口语传统。口语传统通过记忆流传,而并非通过书本,而这种口语的流通方式被认为是非常可靠的。通过对口语传统进行记录,文学得以发展。而中国文学的情况与世界其他文化传统不同,这是中国文字的特性决定的。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派生出文言,进而发展为与口语传统无关的文言文学系统。
汪德迈教授将中国文言文学系统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孔子之前(先孔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全部都是官方的文件。第二阶段是孔子以后的文学,通过孔子将文字从官方的垄断中解放出来并编纂四书五经,文学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汪德迈教授从孔子以前的文学谈起,指出其发展的过程如下:开端是占卜中所使用的甲骨上的“甲骨文”,然后出现了在占卜以外所使用的文字“金文”。随着占卜的发展,出现了除了龟甲以外的占卜方法,为了记录这种数字卦的卜辞,产生了《连山》、《归藏》等作品,这些作品经过理性化地上升而最后成为《易经》。再之后的作品,包括从卜辞中提取“命辞”而分别记录的、纂写“记年”的书例如现在的《竹书纪年》,以及对“国风”的记录。
在孔子对“国风”进行收集记录形成《诗经》前,国风就已经在民间广泛流行。在“前《诗经》时代”的原始国风中,气候是其非常重要主题。一方面,农民日常所使用的谚语与唱诵的歌谣许多与天气有关,另一方面,甲骨文的占卜卜辞中也有许多关于气候的内容。因此,我们认为占卜学专家对于与气候相关的民谚歌谣等很感兴趣,“豳风,七月”这样的篇章得以记录并流传。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即卜史看不起农民,为何会记录农民的歌谣?汪德迈教授认为这是因为农民的歌谣是“风”所激发的。正如“人不知春,早知春”所言,民被比作草,这是由于民与草一样,能够感应风气。
在后世的发展中,国风所记录的四季气候主题与政治气候联系在一起。西周时代的占卜学理性思辨发达,宇宙现象和政治行为的相互感应理论逐渐发展,因此农民咏唱四季气候的歌谣被认为不仅仅只是关于天气,更是与政治气候相关。为此,周朝设立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
最早的国风本就是口语的,但在记录的过程中,卜史将其翻译为文言。因此,汪德迈教授认为,国风并非白话文学或完全的口头文学;在卜史的时代,卜史认为这类歌谣并非文学作品,而只是“风”所激发而产生的情感现象。在此观点的指引下,这类歌谣被称为“诗”,是从季节气候意义的“时”而来,仅仅在汉字构型时用“言”取代“日”。
汪德迈教授在总结中指出,与世界的其他文化传统不同,中国文学的起源具有其独特性,即其“非口语性”、“文言性”,这是中国语言文字传统所赐予中国文学的独一无二的特点。
王宁教授在讲座后与汪德迈教授展开对话。王宁教授谈到,汪德迈教授今天为同学们讲述了一个主题——“中国独特的文学是如何出现的”,这个主题有几方面的意义。第一,西方文化传统中的文学传统是来自于口语传统,文学是对口语的记录。而在中国的文言系统中,文言的独立性使得中国文学脱离于口语而发展。第二,中国文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前孔子阶段、后孔子阶段。前孔子阶段包括《连山》、《归藏》、《竹书纪年》、“国风”等等,其中“国风”指的是在孔子收集整理之前的农民歌谣,称之为原始国风。而第二阶段是孔子所收录整理之后的“经文”及其后续发展。农民所咏唱的原始国风关注四季与气候,而由于占卜理性与“天人感应”观念的发展,季候与政治产生了紧密联系,经过卜史的记录,转化为《诗经》中的国风。王宁教授通过重新阐述汪德迈教授的观点,提醒同学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完全不同的西方文化背景下出身的学者,如何看待我们的文化?这其中的对话,就是跨文化性。
董晓萍教授在点评中指出,汪德迈教授是第六次来到北师大授课,每次授课都悉心备课,极为。汪德迈教授用汉语为学员们授课,使同学们倍感亲切,也拜服于前辈学者的语言、材料和理论功底。汪德迈教授的跨文化研究个案,为我们展示了目前所从事的跨文化研究工作,董教授认为,与此前所谓的跨文化最大的不同,是我们所进行的是一种“异质跨文化”。汪德迈教授基于中国语言文学的异质特点,对中国文学的早期发展重新分期,阐述了占卜理性、中国自然观社会观的理论互动在文学发展中的作用。他的理论思考,对我们的研究思考与理论方法有所启发。
提问环节,同学们主要就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之间关系、口头文学的材料与研究、中外文学互动等问题向专家们积极提问,汪德迈教授与王宁教授分别给予耐心指导与回答,更加启发了课程班学员对于中国语言文学的深入思考。最后,王宁教授发表总结发言,鼓励学员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课程在学员们对专家感谢的掌声中完满结束。
王宁教授(左)、汪德迈教授(中)和董晓萍教授(右)在讲座后合影
当晚6点至7点半,举行“跨文化学教育新工具:慕课、网站、微信公众号”讲座,与师生教学互动。由跨文化研究院赖彦斌老师主讲。
(撰文/罗珊 摄影/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