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研究”系列讲座(140)丨日本关西大学内田庆市教授讲座《文化交涉学方法论的个案研究》

   

    

日本关西大学著名文化交涉学领军人物内田庆市教授为北京师范大学第六届跨文化学研究生课程班共讲两课,第一次课讲理论框架,第二次课讲方法论。2019822日上午900-1200在北师大教九楼201教室,内田教授再次授课,题目是《文化交涉学方法论的个案研究》。

 

 

概言之,从方法论上说,文化交涉学采用“周边研究法”。内田教授阐述了它的特征、性质与内涵,指出,这种方法的特征是从周边看中心。周边与中心的关系,与语言学中的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或特殊与普遍的关系一样,两者是相通的、互补的,而不是对立的;是“亦此亦彼”,而不是“非此即彼”。中国传统词书《尔雅》中的“虚实论”,以及西方传教士对中国传统研究的接受,都可以看作是“个别”中蕴含“一般”的具体个案。

从《尔雅》中可见,中国人就具有了词类意识,把现代意义上的虚词分为“声”和“辞”,声指的是象声词,词指的是具有语法功能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词汇。《说文解字》提出了“词”的概念,认为词“意内而言外”,段玉裁所作的注释认为词表现着说话者的主体的神情。后来郑玄提出了“语助”的概念,从此之后就慢慢用“助词”代替了“辞”和“词”。南宋以后,虚字和实字作为一种语法术语出现,杨万里的《诚斋诗话》和范唏文的《对床夜语》都提到了虚字和实字之别。南宋以后的实字指的是数词和名词,虚字指的是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介词和助词。周弼的《三体诗》对唐诗进行了分类,其中虚词和实词就是一个重要的分类标准。汉语的这种虚实之分一直延续到清代,并影响了日本江户时代的汉语研究。

 

    

 

西方传教士接受中国传统词汇分类法,在自己的著述中也把词汇分为实字与虚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继承了耶稣会传教士“适存主义”的仿真,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具备了吸收的基本条件和基础,即当时欧洲最权威的普遍唯理语法。在内田庆市教授看来,汉语史、语体论、音韵史、外语学习史、词汇史-概念史-字典史,充溢着异语言接触时发生的奇怪现象、翻译论、外语教学法研究等。翻译实践中三种语体的圣经译本都有出现。在异文化交涉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种混杂语(pidgin),用母语文字为外语标音,比较常见的是19世纪中国出现的“广东英语”和“洋泾浜英语”,出现了像《华英通语》等书籍。这种现象不仅仅在中国存在,在日语中也出现了用假名为汉语标音的现象。在异文化交涉的过程中,外语的语法也会影响到母语的使用,出现所谓的“汉儿言语”。这些都是在语言接触过程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听讲

 

内田庆市教授向师生展示了关西大学文化交涉研究,介绍了关西大学藏书的数数字化情况,为大家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来源。

史玲玲老师在点评中指出,内田庆市教授向我们呈现了非常充实的个案研究实例,有助于大家进一步理解文化交社学的研究方法,也为大家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视角。

 

 

提问环节,同学们主要就福建方言与日语的关系、日语中外语词汇的构成、翻译活动对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影响等方面与内田庆市教授进行了深入沟通。内田庆市教授的讲座在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