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9-12-14
董晓萍等《文献与口头》 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ISBN 978-7-5671-3707-3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页数:672页 字数:58.3千字
32开 精装 图书定价:168.00元
项目来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跨文化视野下的民俗文化研究”
书评
华夏文明之“掘藏”
农雪玲
20世纪20、30年代,当钟敬文先生和同道们在中国民俗学领域筚路蓝缕、艰难跋涉之时,哪怕他们已经在很多地方似乎与外国同行齐头并进,但对于当时的学术环境来说,也只是偏居一隅的小小微光——奄奄一息的老大文明,连同它的学问和学者,不过是遥远的“他者”,无足轻重。谁能想到,这个大陆量级的广土巨族,会在21世纪成为“威胁论”的主角呢?在当今的大环境下,中国学者能否既光大前辈学人的成果,又在国际学术对话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文献与口头》也许正在回答这个问题。
作者在12年前出版《现代民俗学讲演录》时,已经在挖掘、使用中国土壤中的学术资源,展现出对本土学术的自觉自醒。此后作者又陆续出版了其他著作,推进我国民俗学整体理论研究和多个分支研究领域的建设。在全球化大潮“无死角”地席卷当今世界之后,民俗似乎更紧密地关联着国家民族文化之根,甚至关乎国家文化的主权。在《文献与口头》中,作者从跨文化学的角度,针对民俗学的理论作为,尝试提供一种新的个案。
当今国际民俗学正朝着“文献与口头”两个中心的方向转型,这已不是纸与口的媒介之争,也不是书斋与田野的方法之较量,而是带有对民俗学多元述行性与国家遗产化统一模式的关系的新思考。当下每个国家都在面临非本土文化的外来冲击,如果文化主体不能有效地在吸收与拒斥、转型与固化之间有效地取得平衡,那么必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被同化、覆没的危险。民俗学必须站出来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观察到,在中西民俗学者的群体中,都在呼吁文化多样性,而民俗学者同时也必须思考多元民俗研究与国家统一遗产化概念之间的矛盾。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民俗学者在这场大范围而程度激烈的论争中,正好有机会以自己富存的文献与口头历史资源和从中国实际出发做出的独特研究,为中国争取话语权。
自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西学术界对“文献与口头”关系的解读争论不休。中国民俗学界曾吸收外来观点,用两层文化观去解释这个问题,但由于过分强调口头传统的优越性,结果未免顾此失彼。20世纪末,钟敬文先生提出中国民俗学派的学说,阐述三层文化观,指出了两层观带来的弊病。本书作者进一步提出,中国历史经典长期为上、中、下三层文化成员所共享,其中的那些历代经典名著还具有广泛的社会流行性,但它们并未脱离口头资源,反而因为接近这种资源而改变了历史经典的叙事方向。口头资源也往往不会独立发展,而是经过历史经典名著的叙事再发展。
作者将这种民俗学课题纳入国学框架开展研究,选择中国历代经典中具有较大社会流行性且尚有现代传承线索的著作,包括《列子》《大唐西域记》《荆楚岁时记》《淮南子》《搜神记》《晏子春秋》《水浒传》等,分成历史类、对话类、信仰类和宇宙观类四类进行探索,阐释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文献与口头”相互依存的现象。
中国是历史文献大国兼口头传统大国,说是“宝山”、“富矿”毫不为过。然而,就国际对话而言,并不是说,中国的研究者们因此就可以天经地义地有所成就。实际上,步入宝山而两手空空,正是很多研究者的窘境。有的无法提出自己的独立问题,而挪用西方的问题方枘圆凿;有的没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直接搬用外国理论和方法却水土不服。作者曾经在《我与民俗学》一文中说过,中西学术有不同的学术传统和表述体系,中国学者越有积累、越有思想,才越能与西方学者营造对话与交流的平等气氛,而真正的学习,也就是互相启发并彼此吸收,正是从这种氛围中开始的。故而我们可以看到,在《文献与口头》里,所开展的中国历代经典名著与故事文本的双构研究,既不是劳里·航克的问题,也不是阿兰·邓迪斯的思路,它是以内部研究为主的、内外双视角的民俗学研究。它的个案、创造与成果,可以引发很多思考。
华夏文明曾有过无与伦比的荣光,在可预见的未来,也将复兴勃发,它的一切,当然欢迎国际学者前来一探究竟,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中国本土学者依靠自我文化基因和现代视野与问题去探查、去解读、去运用。《文献与口头》向我们敞开了华夏文明宝山“掘藏”的郑重与欢喜。
购书渠道:
渠道一:您可以通过拨打021-66135109/021-66135211垂询购买。
渠道二:登录我社官方网站www.shupress.cn进行购买。
渠道三:通过我社淘宝官方店shop65050093.taobao.com进行购买。
以传世之心
打造传世之作
大气开明 博采众长
精益求精 深耕细作